本文目录一览:
- 1、大钟寺中坤广场改写字楼,原有业主怎么办
- 2、请问深圳neo大厦14层是哪个公司啊?
- 3、有些实体店倒闭了,未来实体店的房租会不会降下来?
- 4、深圳的人口流入全国第一,可为什么办公楼和公寓却不好租了?
- 5、深圳住房和写字楼租金对比
大钟寺中坤广场改写字楼,原有业主怎么办
中坤集团去年下半年宣布将其旗下商业项目北京大钟寺中坤广场变更为写字楼,随后遭到该项目小业主们的抵制。今日上午,近百位大钟寺中坤广场的小业主聚集在中坤广场门口,向中坤集团进行维权示威,抗议中坤集团单方面将其所购得的商铺属性变更为写字楼。
在现场看到,近百位大钟寺中坤广场的小业主在大钟寺中坤广场家乐福门口拉起了“无能中坤黄怒波,还我小业主血汗钱”、“中坤私自改造违法,黄怒波停止侵权”等内容的横幅,对中坤地产进行声讨。随后,业主们转至位于北京西直门的中坤集团总部,再次进行现场维权,在中坤方面拒绝高管出面与业主们沟通会后,业主们随即离开了中坤大厦。
据网易财经了解,此次参与维权的北京大钟寺中坤广场业主为72人。据现场业主介绍,2006年,中坤地产旗下北京中坤长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坤长业公司)开发大钟寺中坤广场项目并对一部分产权进行销售,中坤旗下大钟寺商业有限公司同时对出售的单位进行回租。中坤方面承诺购买者每年可获得不低于8%的租金回报,此外,中坤地产旗下的北京中坤投资集团有限公还以自有房产为售后返租的租金支付提供抵押担保,并提供连带保证担保。据小业主介绍,在高回报和连带保证的承诺下,许多业主在2007-2008年间,以每平米4-5万的价格购买了尚在建设中的商铺。
在正常支付了6年租金后,大钟寺中坤广场去年项目出现了转折,中坤方面决定将中坤广场项目由此前的商业广场项目变更为写字楼,虽然遭到了小业主们的集体抵制,但由于中坤方面持有该项目大部分产权,故中坤方面坚持了项目的变更。
然而在今年7月24日,中坤旗下大钟寺商业有限公司向所有的小业主公布了一份《关于大钟寺中坤广场项目现状及变更合同支付方式的函》,在该通知中,中坤方面单方面宣布,将暂时向小业主们停付租金。“为配合项目的升级装修改造,大钟寺中坤广场现大部分已暂停营业,我司将于2014年7月其调整租金支付方式,待项目整体装修改造完成回复正常运营后,一次性向您支付此期间的租金,并按照《委托经营合同》第七条第7.2款支付相应的违约金”。根据网易财经获得的中坤与业主签订《委托经营合同》显示,第七条第7.2款的内容为“甲方无正当理由未按时向乙方支付租金,自本合同约定的租金应付期限届满之次日起至实际支付应付租金之日止,甲方应按日计算向乙方支付逾期应付租金的万分之二的违约金。”
对此,本身对于业态改变不满的业主们终于忍无可忍,在沟通无果的情况,爆发了此次维权事件。业主代理律师向网易财经表示,中坤地产及关联公司的项目现私自改造物业业态,将商铺私改成写字楼,还拆除公共部分的装修和设施,并未经业主们的同意,这严重侵犯了各业主的产权权益,而停止支付租金更是违反了相应的合同约定。
据网易财经了解,大钟寺中坤广场项目是中坤集团目前唯一运营的购物广场类型的商业地产项目,虽然该项目早在2004年年底,中坤广场项目就已经开工。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中坤集团对于整个项目的定位就一直摇摆不定,最初该项目的名称是“大钟寺现代物流港”,而后更名为“大钟寺现代商城”,期间还穿插着成为中关村电子集散地的传闻。
同时,广场的开业时间也一再延期。按照中坤的计划,该项目预计2006年就全部建成,2007年1月起开始租赁,2007年年底入驻。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广场不仅2007年没有开业,在此后的4年里,中坤施工进度一直因各种原因推迟,直到2010年广场才正式开业。
然而围绕中坤集团这个商业项目争议和事件一直没有结束,在2012年,因为大钟寺中坤广场空调系统的纠纷,中坤集团和远大集团最终闹至“对簿公堂”,据网易财经了解,双方与2007年2月9日签订合作协议。双方约定空调系统的总投资为1.3亿元,机房系统投资定金900万元,共计1.39亿元。中坤集团将以“大钟寺现代商城”(大钟寺中坤广场)写字楼建筑面积进行等值置换。
此外,从大钟寺中坤广场开业至今,关于该项目空置率接近半数的报道便常常见诸报端。据媒体报道,中坤广场正式对外营业一年后,除了被百强家具旗舰店整租的B座实现整体亮相之外,商场其余3座的开业率只在三成左右,商场整体开业率不足50%。今年1月,在进入中坤广场3年后,王府井百货旗下“hQ尚客”宣布关店撤出。
在大钟寺商业有限公司发给业主的《关于大钟寺中坤广场项目现状及变更合同支付方式的函》中,中坤方面首次对外披露了大钟寺中坤广场目前的困境:“近两年来,由于受到电商的不断冲击,传统商业业态全面受挫,中坤广场项目许多商户都无力再继续支撑而纷纷退租,该项目的出租率及租金收缴率急速下降,导致项目收入极度紧张,依靠项目本身已无法保证政策运营;再加之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政策不断收紧,融资渠道受到了极大限制,使得项目的财务负担日益加重,传统经营业态的租金收益已无力承载项目的运营”。
对于此次业主维权,据网易财经了解到,大钟寺中坤广场商铺的业主示威不是第一次。在2013年年中时,大钟寺商业有限公司开始陆续与中小业主口头通知,因经营不善,准备进行写字楼改造,但因业主强烈反对,不了了之。今年8月,和此次一样,业主们聚集至大钟寺中坤广场门口进行维权,但最终在海淀区政府的干预下,再次不了了之。
对于此次业务维权,网易财经曾致电中坤集团和黄怒波本人,前者向网易财经表示,目前中坤广场项目正在经历转型,在此过程中会经历各种考验和困难。“我们坚信唯有转型才能重生,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度过这个难关,并对大钟寺中坤广场的可持续发展和前景充满信心”。而后者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请问深圳neo大厦14层是哪个公司啊?
两个利好
先说两个利好。
前些天,位于深圳前海自贸区的华润前海大厦T2写字楼,被中信保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整栋收入囊中,这笔大宗交易所涉及的建面约10万平方米,交易对价约70亿元。
中信保诚由中信集团和英国保诚集团联合创建,这是外资涉足深圳的又一笔大宗交易。
在住宅市场上,在刚过去的12月,深圳市二手住宅成交9959套;11月,深圳市二手住宅共过户8013套。深圳住宅呈现出王者归来的火爆之势。
两个不利好
再说两个不利好。
罗湖国速中心B座129套办公产品,开盘后,经过一年努力,在深圳房地产信息平台上,显示的已签预售合同才8套。其余的都是显示期房待售状态。
不错,一栋写字楼一年时间也就卖了8套。按照这个龟速,国速中心129套办公产品要用十几年时间才能卖完。
虽然随着时间推移,国速中心慢慢也会几套几套成交,或许之前成交正在办手续的几套也会补上网签,但对于火爆的深圳住宅楼市而言,罗湖的国速中心的销售龟速令人汗颜,与其“国速”形象名不符实。
深圳房地产信息平台显示,2019年12月,深圳办公楼仅成交252套,与火热的二手住宅成交9959套有着天壤之别。而截止2019年12月底,深圳写字楼可售套数有11234套。可售面积约144.5万平米。
如果用每月252套消化速度,深圳现有可售的写字楼要用近45个月,接近4年的时间才能销售完。
根据戴德梁行报告,未来5年深圳有望迎来853万平方米的甲级写字楼供应,仅2020年有望投入使用的供应就达178万平方米。
这是天量供应!这要用N年才能卖完吧。如果不寄托于大宗交易,深圳写字楼市场还有什么希望呢?
写字楼冰火两重天
深圳写字楼怎么啦?从表面看,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形象。
在戴德梁行的报告里,深圳已成为中国房地产大宗投资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占全国总交易量近五分之一,2019年累计成交31宗,成交额达507亿元,同比增长77%,创下历史新高。
其中,超过90%的成交金额发生在深圳核心区域,同时,超大型成交频现,全市成交额20亿元以上交易共8宗,占成交总额超80%。
深圳外资投资占比从去年2%大幅增加至16%,成交主要来自多个香港买家。2019年外资开始在大湾区发力,今年以来在收购成交量以及来深圳考察的数量都创下纪录。
深圳写字楼大宗交易频繁,背后应该清楚看到,这主要是外资、金融财团及部分大型机构所致,央企、国企也涉足一些中小宗交易。这些交易都是在深圳核心区域的优质物业,比如前海,许多作为总部基地。而对于非整售的写字楼市场,交易异常惨淡,尤其是只能企业购买、户型面积又有限制的工改项目。
另一方面,在写字楼的空置率、租金方面,2019年深圳经历了史无前例的考验。
深圳大街上到处派发着招租传单,有一张是南山、福田车公庙等区域的写字楼价格,大部分在每月100元/平方米以下,最低到了49元/平方米。其中,位于福田车公庙的NEO大厦,租金是108元/平方米起,南山后海的中洲控股中心的价格则是128元/平方米起。
深圳NEO大厦有一套高层写字楼,面积大约在320平方米,2018年租金每月260元/平方米,中介言现在可以降到170元。这意味着,租金价格降幅达到了34.6%。
NEO大厦对面的天安数码城,写字楼价格则更为便宜,从每月150元/平方米到每月80元/平方米,租金降幅达到了46.67%。
据房屋代理机构第一太平戴维斯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深圳甲级写字楼空置率已达22.4%,部分片区空置率超50%。
戴德梁行报告显示,2019年深圳甲级写字楼新增供应53.56万平方米,较上年减少23.5%。然而新项目的入市并未有效刺激吸纳量的增长,全年累计吸纳量仅10.17万平方米,不及上年的1/4;在需求疲软的影响下,2019年深圳写字楼空置率涨至22.04%,同比上升了6.33个百分点。
展望
深圳写字楼市场受全国宏观经济下行以及中美情势影响,写字楼市场“寒冬”也与大量的P2P爆雷有关,相关金融企业退出后导致空置率直线上升。
面对“寒冬”,深圳写字楼业主一方面通过不断调整租金及租赁策略应对困难,一方面寄托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及政策刺激需求不断增长。
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先行示范区的政策叠加为深圳带来新的机遇。对于深圳楼市来说,人们希望未来越来越美好:政策新利好年年不可少;全国及国外资金不断涌入;城市规划及建设一年一个新台阶;房价不能跌只能涨,哪怕微涨;调控不能调死楼市,保留随时激活的可能----
但是,再多的城市利好,再火爆的住宅市场,不代表深圳高楼大厦快速售罄,写字楼100%的出租率,十二分满意的租金回报。深圳是发展神奇的城市,写字楼能否上演神奇传说,未来5年,让我们拭目以待。
有些实体店倒闭了,未来实体店的房租会不会降下来?
肯定会降
我的真实例子:2017年底贷款50万购了一个总价120万的现铺,找到物业租赁中心的小西装,给了点小费,第一批租出去,租金5500/月,是做装修建材销售的,大约过了半年,周边很多同类型的商铺都未能招租,所以就将租金降价至4000多,租房的人知道后,就找我们协商降价,我们考查后确实市场行情如此,就同意了降了1000。
再过了一年,还是很多空置的,而且同类型的商铺都降了租金,租房的人说生意不好,直接不租了。
空置了一个月少有人问津,心里就有点慌了,除了这个商铺的贷款要还,还有其他贷款要还,于是又降价1500,还给出了三个月免租金的条件,后来总算租出去了。
空置一天一分收入都没有,再便宜,租出去一天就当捡的钱。
这应该是很多房东的心态,所以当商铺的供应大于需求的时候,降租金是必然的。
互联网的冲击,原有的很多企业已经不需要租赁写字楼和商铺了,比如充值缴费、服装、电器、餐饮等行业,这些都可以在网上实现服务,另外,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以后物流服务、上门服务会越来越便捷,更多的驻店服务会被淘汰,对商铺的需求就会越来越少,租金也自然的会随着需求改变而降低。
实体店开了几个,最长的开了八年,最短的开了几个月,对于房租这块,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实体店倒闭了,会不会导致实体店的房租降下来呢,我觉得,未必!现在经济不景气,导致很多店面更换的比较快,可能上个月的店面到这个月就更换了招牌。想做生意的,总是前仆后继,这里面也不乏有初次开店的小白,自己创业自己当老板,成了很多人的梦想。
店面投资失败,导致倒闭,但是这个跟房东并没有多大关系,进场费转让费,各种费用,房东早就把钱挣到手了,倒闭了,损失的是实体店老板,有的地方甚至是一次交一年的房租给房东,所以,就算你倒闭了不开门房东也没有多大损失。
只有这样一种情况的倒闭,才会让房东把房租降下来,那就是经济危机来临,一整片的店铺关门倒闭,店铺租不出去了,没人接盘了,实体店宁愿倒闭也撑不下去跑路了。只有大规模的状况才会让房东警觉起来,从而降房租。
这种大批量倒闭关门的状况一旦出现,旺铺很快就变得没有人要,一条街就废了!即使降房租也很难挽回了。
实体店经营压力太大了,但是实体店是一种商业经营的形态,房租这件事的背后也是一种独立的商业形态,房地产领域,如果我们的房地产领域的怪现象不消除,房租就不会因为实体店经营者的压力大,而降下去。简单地说吧:房主没有危机感,或是一直处于主导的角色,对房租这事充满极大的乐观。
房租降下来的一个可能就是房地产降级,打个比吧,就算房租租不出去,房主也会认为大不了我可以卖掉,或是有的直接用来做投资和金融,他们很乐观,而且不会去同情实体店经营者,反而会把自己的压力,再次压给实体店,比如涨房租事件,再加上我们的条件缺失,比如恶性涨价事件、逼走好的店面,自己去投资经营,这些手段都不再是道德范围了。
房地产这个概念很敏感,大家能理解到的全都懂了,但是就是房主装做不懂,还没有人付出代价的危机,第一:建立完善的租凭条例,加强保障实体店经营者的利益,比如恶性涨价这种行为一定要打击,契约精神流失,就必须要加强法律管理;第二:房地产遇冷之后,最惨的就是这些商铺投资者,所以实体店经营者被大骂互联网了,尽快转互全新商业模式,充份利用互联网,一旦你们成功转型,房地产又遇冷,那时一大批的商铺没有人过问时,最先付出代价的肯定不是实体店经营者。
最近几年我们都知道,商家的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尤其是实体店的生意,这个与互联网的发展、楼市发展有关。实体经济整体不景气。
首先实体店背负着太多的东西了,高涨的店租金,不菲的装修费用,库存压力,人工成本等,这些东西都压得实体店喘不过气来,对很多老板来说,实体生意是越来越不好做了。
电商的崛起对实体经济是不小的冲击。实体零售原本有多层级市场,以前的市场流程是从设计研发、原料市场、制造加工、代理、批发,最终到零售,一条龙下来的,少了哪个环节都是不行的,如今整个流程被整合了,当制造工厂自己干了零售,批发的就没有了市场。
而且网上更为丰富和琳琅满目的商品,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不受场地大小限制,运费也是一降再降。部分产品也是当天配送到家——上午看好的东西,晚上躺床上就可以用,还不需要顶着大太阳出门,和销售磨着要优惠,连手机壳都送好了。
商铺人流越来越少
实体生意是越来越不好做了,这也使得很多的商家都选择了退出, 很多店铺都在开关中。
人们 娱乐 方式越来越多了!吃饭可以叫外卖,购物可以用淘宝,所以出门的意愿越来越少了
关店潮和要求降房租的越来越多
很多实体经营者,都开始转移做电商,因为实体店利润被网店压缩的太多,很多生意做不好不仅不挣钱,反而还要赔钱。所以我们看到的,各商圈都要求业主降房租的消失时常出现。房价上涨造成消费能力下降;
答案是否定的。
房租降不降由市场供需决定。
供给方愿意接受的房租价格又是由资产的收益率决定。
当前是房产价格居高不下的时期,如果房租要降低,房价就必须降低;因为房产价格决定了投资收益率,过低宁愿出售房产而不是出租。
当前看不到房产价格降低的趋势,所以供给方是没有意愿降价。
有人说,你不降价就会空置,因为倒闭太多所以无法出租。
需求方是变动的,在当前租金下,部分低利润或者经营不善的店铺关门,那么必然就有新兴的产业起来,新兴项目适合线下经营,又能有足够的利润支持房租,那么需求依然存在,降价就没有空间。
所以,虽然不断有店铺关闭,也不断有店铺开张,但是降房租,暂时没有。
延伸一下,线下店铺还有未来吗?
答案是肯定的。市场需求是多样性,不是所有的服务都能在互联网上实现,线下的体验和快捷依然有需求。
市场均衡是一个逐渐试错的过程,不满足需求的淘汰,满足需求的存活,需求旺盛就会出现更多市场主体,然后利润降低,直到大家都活不下去......
所以,未来一定有适合线下生存的项目,也有适合支撑高房租的项目,比如香港如此高的铺租依然还是能出租一样,前提,只要经济不断进步。
前些年店铺转让费都很高的,现在实体店没转型好的都维持的很艰难!现在好多店铺转让很久都转不出去,房东直接往外租的很多,不收转让费都没人租,满大街空铺都贴着出租信息!
有很大一部分房东已经降租甚至出售套现了!不过位置特别好的,人流量大的商铺还是比较稳定的!
具体问题具体看。
1 人口净流出的城市和农村,长期来说租金有下降的趋势。
2 传统批发市场和传统百货的商业物业,由于受到电商的冲击,租金有下降的风险
3 经济下滑,商业物会业出现大幅度下降。深圳最近一年写字楼空置率高企,很多办公楼租金价格腰斩,甚至更低。
而大城市核心地段和轨道交通开通的区域,租金持续的上涨。
特别是2019年更加是实体店铺灾难年,前仆后继倒闭,加上快手等直播平台的打击,未来实体店铺生存空间越来越严重,店铺招租信息满满的哦!
2019年市场经济不是很活跃,同时电商如火如荼的发展,对实体店的冲击确实很大。
近几年房地产行业的突飞猛进,建设了很多的网点房,另外网点房的交易和贷款的税费、利息、首付比例都高于住宅房。所以近年网点房的销售价格都有下降,很多城市的网点房现在开发商基本不做大面积的,面积大的商铺总价太高没人买。
现在是市场经济,房租的价格是由市场调控的,个人认为位置比较偏僻、人流量比较少的商铺租金会略有下降,但是地角好、人流量大的商铺,随着市场竞争,租金会略有上涨。
不过随着国家的调控,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业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商铺不会永远低迷的。
实体的租金不仅不会降,反而会升,尽管这些年电商对实体的冲击很大,但是随着电商的饱和度越来越深,未来将会是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体系和用户实地体验的模式,如天猫小店,京东便利,盒马生鲜……好多的电商大佬早就开始布局了,所以实体店在未来将会是一个重要的销售载体,必不可少,房租自然不会降的,当然所有的生意还是要事在人为,最后,愿所有的开实体店的朋友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深圳的人口流入全国第一,可为什么办公楼和公寓却不好租了?
因为人流量太大,导致物价飞涨,房价也飙升,很多人负担不住就走了。深圳作为人口流入全国第一的城市,其经济也是领先于一些城市的。但是我们发现今年深圳的街头开始变得冷清,没有前些年那么多人了,很多商铺也没有开起来,这是为什么呢?自设立经济特区以来,深圳的经济蓬勃发展,工业行业也是百花齐放。工业厂房开的多了,相对应的职工需求也就变大了,很多人为了赚钱纷纷涌入深圳这个城市。
而随着人口的增多,慢慢的深圳的房价开始上涨,租房的价格也是年年攀升,随着房租物价的上涨,很多中小企业承受不住巨大的成本纷纷倒闭,相应的很多职工也因为租房价格太贵而工资太少,承受不住昂贵的房租,转而去其他城市求生。所以慢慢的深圳的人口开始减少,而房子也没有那么好租出去了。
还有一个原因是今年的环保查的太严了,很多小企业没有办环保导致工厂被停掉。一个厂起码有20个左右的外来职工,随着工厂的倒闭,职工也只能另谋出路。所以今年可以看到深圳的工业园区里面也有很多空置的厂区。而前些年因为房价的飞涨很多人为了赚钱把房子改成公寓,价格更加昂贵,然而改装好后人口却慢慢的减少了。
而年轻人来深圳打工也是为了赚钱,想想除去房租水电和物业费,再去掉生活费,也赚不了什么钱,还不如去其他二三线城市能够存的钱多一些。所以深圳现在就是有实力的工厂生存了下来,而空置的厂房办公楼和公寓却不好出租了,人流入虽多但是空置房也多。
深圳住房和写字楼租金对比
住房租金不断上升,写字楼却下快
无论是写字楼还是购物中心,租金都在下降。
与住宅市场火热相比,深圳的写字楼和购物中心运营状况却并不乐观,空置率都在呈持续上升态势。
多家机构数据显示,深圳写字楼空置率已达到25%以上,为历史最高水平。优质购物中心的空置率已上升至6.6%。
空置率上升后租金也是“跌跌”不休。深圳写字楼市场租金已经连续七个季度下跌,购物中心的最优层平均租金较去年相比已下滑近10%。
过量供应将成为深圳写字楼市场今后的一大隐忧。
深圳写字楼出租率下降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租金下跌空置率上升,深圳写字楼市场进入低谷、深圳写字楼出租率下降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深圳写字楼出租率下降